首个新就业群体“友好校园”在北京大学落地-爱心公益-中国大学生就业网
公告

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>爱心公益 »

首个新就业群体“友好校园”在北京大学落地

时间:2024-05-16   访问量:0


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服务千家万户,希望获得更多休息、充电等暖心服务。为了更好地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作中的急难愁盼问题,5月14日,北京市海淀区新就业群体“友好校园”共建活动暨北京大学“南门驿站”揭牌仪式成功举办。

活动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,北京大学、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,美团(北京)党委协办。活动现场为新落成的北京大学“南门驿站”揭牌,在校学生代表及企业党组织、属地、学校负责人发言,美团外卖骑手代表现场发出倡议,号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遵纪守法、安全驾驶、有序停车、文明礼让、热心公益,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共建,更好服务学校师生。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、海淀区委、北京大学、美团(北京)党委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代表参加活动。

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治理水平,北京大学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充分整合利用校内资源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各种服务保障,积极推进新就业群体“友好校园”建设。北京大学主动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实际困难,协调将校内工作稳定的快递员办理了入校权限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协调临时餐卡,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开放北大“平民学校”课程资源,有效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急难愁盼问题,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校园。

此外,为了向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,北京大学升级改造“南门驿站”,驿站内设置15组共287个外卖取餐柜,有效改善高峰时段取餐环境,同时在驿站内为外卖员提供休息、饮水、充电等服务,未来还将融合取餐、休闲、文创等三项功能。

据记者了解,北京大学还与美团合作,在驿站内进行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的“袋鼠宝贝公益计划”等文化展示,未来也将持续合作,共同打造让新就业群体暖心的“友好校园”。

下一步,海淀区将把北京大学“友好校园”模式向其他高校、校园拓展,也逐步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“友好”模式向社区、向商圈等更多场景丰富拓展,让越来越多的小哥成为城市的“新伙伴”,基层治理的“新力量”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图片新闻